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19年4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毗盧遮那阿貝迦那伽羅仁波切 | 珍貴教言(三)




21、問:懺悔業障最好的方法是不是念誦《無垢懺悔續》?


答:最好的懺悔並不是念誦什麼,而是修行空性和菩提心。


當你生髮菩提心時,一切業力都會被轉化;當你修行空性的時候,一切惡業就會窮盡。

 

22、問:如何發起菩提心?


答:這有深觀派和廣行派不同的要點,分別由無著菩薩和龍樹菩薩傳出。


依無著菩薩的傳承,是依靠聖言量而了知,一切眾生均曾為我父母,為我父母時,亦曾於我愛護有加,具大深恩。而今彼等尚在輪回苦海中漂泊,我願以我所修習佛法的全部善業回向給他們,願彼在值遇佛法,趣入解脫之前,無諸苦痛。此心生起即為“慈心”;思念眾生苦毒,而發願代受諸苦的心,稱為“悲心”;見眾生有任何善業,而淨心隨喜,願其功德增長不退的心,稱為“喜心”;無論冤親,皆平等護念,稱為“舍心”。此為修心法,長此修行,即會生起菩提心。


23、問:如何理解“不分別”之意?


答:虛幻的事物隨著虛幻的因緣而顯現,亦隨其因緣而滅,此即諸佛如幻意。譬如彩虹,因緣而生起,最後亦隨因緣的消失而消失。因此,當其未顯現,心不作期待;隨其消失已,亦不作追隨。如佛所說:“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”如此,一切生滅皆是虛幻,了知此意,在諸法現起、消失的當下,心不作分別、執著,汝心本來即是清淨。


這是智慧,與愚昧是不同的。比如從未見過彩虹的人不執著彩虹,這沒什麼稀奇;已見諸法之相,而不起執著才叫智慧。所以說“入世”才能“出世”。如果你對出世有了把握,在世間時就應有把握;如在世間沒有把握,出世也不可能有把握。所謂喧鬧的世間,只不過是因心的執著而顯現,一切顯現如同眼花,一切音聲如同穀響,皆是緣生緣滅之法。


一切念想分別都是自性智慧的現起,因你不識其本性,而執其為煩惱。如不執著,隨其生滅,與汝何干?五祖大師說:“有情來下種,因地果還生”,因你執著,執幻為實,則生因果輪回;如果你不執著,那就“無情亦無種,無性亦無生”,這樣即能臻真正平等的境界。在這種境界中,無緣大悲會油然生起,此即圓滿佛果之道。所以說“無分別”不是不知道,而是“無執平等”之意。


 

24、問:為什麼密宗裏總說“願速成就上師位”?


答:因為“上師即佛”的緣故。我們在修法時,一定要認持這一點,而且必須證實上師是佛。如果你證實了這一點,在你祈禱上師時,就契合了佛的法性。


這是一個目標,這個目標是自己的所依,就如人們心中存著希望,就有可能戰勝死緣。就如同唐山大地震時,有人被困在瓦礫中二十多日,仍然還活著,就因為他有堅定的求生信念。如果你瞭解了“上師是佛”,相信了這一事實,並為了使自己得到“上師無二”的成就而努力的時候,你會把它當作一種目標,而傾盡自己的信心,精進不懈地去做,這可使你戰勝一切違緣。


在普賢如來宣說的《應成續》等經書中,說法有兩種,講“成佛之因”的是顯宗,講“本來果位”的是密乘。


如何發心成道,是因乘,即顯宗;一切眾生本來即佛,如何回歸本來智慧中,謂之密宗。佛為斷眾生對於法的疑惑,而示現了顯、密導師不同的法行。


如顯宗的導師釋迦牟尼佛,因見四門苦境,而去修苦行以求離苦,後發現苦行並不究竟,離開苦行林,受牧羊女供養的牛乳,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。而在密宗裏,蓮花生大師示現的是無父無母,由蓮花中自然化生。


大圓滿第一代人間的導師嘎繞多吉,是金剛薩垛化身仙鶴,口含金剛杵,在一位公主心間啄了一下,金剛杵化光溶入心間而受孕,生下一子。到了他七歲時,不經任何學習,即可在與所有班智達辯論時穩獲全勝,公主的父親便為之取名為極喜金剛。後結集大圓滿640萬續。密宗的示現即是如此。從果位示現,並不是要你把上師想成是佛,而是一切眾生本來在基位時便自性是佛。上師只是以其示現,讓你瞭解佛所具有的功德、支分,教你如何返本歸原。在顯宗裏是要多方參求尋找的,而密法中卻無需尋找,因為“本來即是”的原故。所以能修密法,需要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緣。人生難得,真正的上師更難值遇。


我以前雖從理上認同了上師即佛的道理,但心中仍有障礙,比如說,釋迦佛可以一切音聲而為說法,無需翻譯,而現在這些上師並不能做到,所以就認為他們肯定不如佛。後來,當自己的心逐漸趣入了法義時,知道如《金剛經》所說:“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”是我自已執著了佛的圓滿自在之相,而不見佛也可有“極樸實”之相。

 

25、問:修行只要“將心安住下來”就行了嗎?


答:不行。因為現在你的心是“依身而住”的,由此則必生掛礙,如你修行時,心才安住下來,就有人捏住了你的鼻子,不讓你呼吸,你的心馬上就會不安住了。因為此時,你的身還會對你的心產生作用。只要外境對你的身有作用,就會對你的心產生作用。所以,修行要先從心上、理上得到解脫,然後再從身上、事上也得到解脫,這樣才行。


比如,色德上師的前世達普昭德朗巴,一月僅呼吸一次,你要捏他的鼻子,就對他不會有什麼障礙。又如龍樹菩薩,人們用刀在他身上亂砍,而他卻毫髮無傷,因為龍樹菩薩已證光明之身,這是究竟的無掛礙,也就是理事圓融的,這才是究竟的解脫。


除了共義的成就之外,顯宗與密宗在究竟成就方面也有差別。顯宗從初發心上起修,到成就時,仍顯現一些有礙的相,儘管心已成佛,也有神通,但必須捨棄肉身;


密宗究竟成就與此不同,身心俱得解脫,可以不棄此身。自性為法身,光明為報身,顯現為化身。三身圓俱,全部化成光明。如蓮師、貝瑪木劄、西日桑哈、毗盧遮那的光身就長住五臺山,只要你真心祈禱,他們就會顯現為你加持,直至輪回空盡。這便是“大遷光身”,即身成佛的標誌。在不淨的輪回中,身體是我們修法的障礙;但在究竟大圓滿中,身體也是圓滿的,不為障礙,身心俱皆圓滿。


26、問:那麼成就了,身體就可以不要了?


答:如果你還有要與不要的分別,說明你還有心執和身執,還有對立。對於具足修行見地的瑜伽士來說,心也好,身也好,自己也好,他人也好,情器世間等等,皆是同一自性,此是不二法門。一成佛,盡皆成佛。“凡所有相,盡是虛妄。”一切我、他、心、身、有、無,諸種分別盡皆放下,此乃究竟解脫。他已圓滿攝集了一切諸法的自性光明,故稱圓滿。一切都已達最極圓滿故稱大,所以此法稱之為光明大圓滿。如有對立、分別即不為大圓滿。


27、問:修行時,遭遇到魔業的干擾怎麼辦?


答:釋迦世尊悟道時,魔王波旬率魔軍以諸兵器傷害佛身,佛即入“慈心三昧”,兵刃頓時化為漫天花雨,佛的功德神力,巍巍如是。我們身為佛子,亦當隨學世尊的法行。當我們遇諸違緣而起煩惱時,應立刻思維,我於外境的現起尚有如此執著分別,現起迷亂驚怖,中陰現起時,又如何能有把握呢?念及於此,當起慚愧速起精進,力求與上師相應。把自己的心交給自己,把外在的一切交給上師,當外境顯現為違緣,應知是上師的加持;當自心顯現煩惱時,應知是自性智慧的顯現。一切違緣在我身上邊顯現時,使我的覺性妙力更增上


我認為違緣就是造就成就者的助緣。有菩提心的瑜伽士,其菩提心是最殊勝的妙寶,因為隨其所行,皆會因菩提心的力量,而與見、聞、覺、知的一切眾生結下殊勝的因緣。成佛時,這些眾生都會成為他的最勝所化。所以,不要擔心自已不能度眾生。能度眾生時,固然是好,不堪能時,也已經和眾生結緣,因為菩提心的自性如此。如太陽當空,未發願照亮大地,而大地自然光明一片,因為光明是太陽的自性。佛菩薩出現於世,不必言說他將度眾生,而一切眾生自然得度,因為眾生自度的緣故。


所以你在當下自性中安住,一切本來清淨,若隨外境而去,則被分別魔所乘。

 

28、問:若有人罵我、打我,而我將其觀為上師之加持坦然而住,對嗎?


答:無論外境如何顯現,都應該這樣認知,這是轉為道用的方法。遇到違緣,要了知是消滅業障的最勝方便;若遇善緣,則應該知道是福德因緣的成熟,將其回向給一切眾生。如果你只於昏昧無知中安住,毫無功德,與大圓滿無關。因此時時祈禱上師,發起殊勝菩提心,在明明洞知一切的湛然中,契入無為的法印,這才是大圓滿。


心念上的疑惑去向上師決疑,外境的顯現了知為上師加持,這樣修行,才能直趣佛果。

 

29、問:顯宗裏講戒、定、慧三學,密宗裏是如何體現這三學的?


答:戒、定、慧是一般約束身心的規則。無戒不成解脫,“戒”是行為和內心的規範;“定”是指行為規範後,令心安止;“慧”是在心安止後,令靈活生起見地的把握,不像一潭死水,墮入斷常之邊。


在密法中,戒不只是規範心、行,而且還要令心安止在智慧上,這才是“戒”,確切地說,密法的“戒”是指“淨相”,即對一切諸法的清淨見解和認識。“定”是當你認識了“戒”,亦即是有了“見地”後,產生的修行行為,叫做“定”;如果你的“見地”達不到,是不可能做到清淨地護持這種戒律的,也就是心與法合;何謂“慧”?在心與法合時,靈明不昧,見一切所緣境如幻如化,能夠把握住自心,才稱之為“慧”。在大圓滿中稱為見、修、行相合。


在一般密法中,使心斷除散亂,安住於法,謂之“戒”;“定”是指對本尊或其他密法的修行,雖作本尊身的觀想,而在此觀想的當下,了知其“自性本空”,此即“顯空不異”的智慧,能使心趨向解脫;對空性的把握稱之為“慧”。密法當中雖然依靠戒、定、慧可以建立見、修、行,但是你可以理解為二者無別。



30、問:為什麼密宗裏許多法都有念誦數量的要求?


答:這與過去佛菩薩因位的願力有關。通過念誦,能契合本尊往昔的願力而獲得加持,獲得相應的證量。此是入門之法,令學者斷除散漫。

 

31、問:為什麼說密法的成就完全依賴於上師?弟子以為60%靠上師,40%還要靠自已的努力。


答:如果你尚有如此分別,是心與法分離的樣子。如果你的心已與法完全相融,自然能成就佛法。相信上師,即是相信了法;百分之百地相信上師,即是百分之百地信任了法,也就是百分之百地成就了法。所以,你必須理解“上師即是佛法僧的總集”,才能完整地理解這個含義。如果你把上師只作為是一般的老師,那他只是指導你,是否學成,還要看你自己努力,所謂“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”。


但在密法中,上師掌握了所有的心靈的智慧,這種智慧與諸佛、眾生之自性了無差別。所以,相信上師即是相信自性智慧,此二者等無差別。你把上師當作“心外之師”,便是“分別相”。上師的智慧如同虛空,你怎麼能說上師占百分之六十,你的精進占百分之四十呢?上師是虛空身,如果與上師相應,也就成就虛空身了,所以說是百分之百的。


所以要瞭解上師是與法無別的,與虛空無別的,與一切諸佛無別的,只有這樣的上師才能引導弟子成佛。上師是一種緣起,是自心智慧的外現。所以不知道時,上師只是一個導師;當你有了解,就知道上師是佛;當你證悟了,就會知道上師即是自性

  



愿大圆宗传承之光流布寰宇

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

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

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

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


推荐阅读

全球免费恭请解脱资具!!!

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【生死超越】

如果有轮回,你准备好了吗?—— 【生死超越】

成佛并不遥远——因有佛陀【生死超越】

忆念伟大的上师——顶果钦哲法王【生死超越】

人类文化对“觉知”或“当下”的解读 其实是一种无知的状态

【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】

怎样才能真正度化亡者?

【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】

為了這一輩子了脫生死,你怎么能不把自己的心完全放在法上呢?

【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】

輪回中的魔術師|毗盧遮那阿貝迦那伽羅仁波切

所有的人类都未曾找到世界的真相,佛陀说他找到了,请围观,请辨析

【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】

三种见不到,才是爱情的真谛|普明•莲华威权事业金刚

意识到底是什么?未来的人类文明发展中意识将是必须探索的问题【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】

真实的修行是不需要外表来欺骗自己!【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】

怎样才能不忘失佛法?|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

三大车乘之根本乘:整个轮回的起因和解脱的方法【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】

三大车乘之大乘:我,真的存在吗?【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】

三大车乘之金刚乘:一切本来是清净的,本来是觉悟的!【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

生命正見 | 真實的場景告訴你:人死亡之後會發生什麼?【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】

毗盧遮那阿貝迦那伽羅仁波切 | 珍貴教言(一)

毗盧遮那阿貝迦那伽羅仁波切 | 珍貴教言(二)

三种痛苦与三种反思【普明·蓮華威權事業金剛上師】

解脱道的重要性【大恩·欽哲班瑪措空行】

觀察死亡無常,這是一切實修的基礎【普明·蓮華威權事業金剛上師】


全球免费、免邮恭请

陀罗尼经被、念佛机、佩戴咒轮、金光明沙


没有一种布施

大过于帮助临终者

扫码随喜    备注姓名

                     

扫码关注-选择宗教关怀-

    我要恭请 -填写收件人信息-完成恭请     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

 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

关注订阅号  

了解生命实相  中阴救度  超越生死
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了解“圆明佛行事业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